《企业管理与国学智慧》
西方的经济发展较中国发达很多,从某种角度来讲,我们今天的
市场
环境就是西方昨
天的市场环境,因此,我们都在学习西方的
管理
、营销方法及经验。但是,有趣的是,在此
时,很多西方的
企业
、管理学者与商学院却都在研究、学习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智慧精髓,
并从中吸取营养,用于他们今天的管理、营销活动当中,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。比如《孙
子兵法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左传》等。其中,《孙子兵法》对于市场竞争战略、战术具有很
高的指导与借鉴意义,
《道德经》也可以启迪管理者的经营哲学与商业智慧。但是,作为中
国文化经典的《论语》因为是一部侧重言礼树人的智慧典籍,
因此,很少有营销管理领域的
专家学者或企业对其进行研究。
但笔者认为,
企业经营的根本是人,变数是人,成败也取决
于人,
在我们研究精妙的竞争战略战术的同时,
也应该回归到经营的原点——人的身上,
从
这里出发,
可以从根本上影响经营的结果,这比精妙的竞争战略更重要。下面我们就从
《论
语》中的仁爱之道来解析职业经理人与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人性素质。
“仁者五行”
孔子非常推崇“仁爱”,《论语》中对“仁”的论述也非常多。孔子认为“仁”是完
美人格标准的基础,
一个人即使非常有才能,
但是人格中没有“仁”的存在,
也无法成就大
事,或者空守着财富与权势,却可能众叛亲离,落得孤家寡人。纵观历史,在看看我们的身
边,
这样的人还少吗?身居高官或是家财万贯,
也可能是才华横溢,
但是工作与生活并不如
意,尤其是遇到困境时,
往往乏人相助,
事业上很难走的长久,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更是会经
常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孔子所说的“仁”,是我们无论经商、从政,还是为人立身,都必
须拥有的人格特质,有了
“仁”,就可以做对人,做对了人以后,做对事就变得容易了。
本文关键词: